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一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听了拼音教材《ang eng ing ong》后的教学反思

听了拼音教材《ang eng ing ong》后的教学反思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   作者:程方乐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 今天,我聆听了实验小学饶晓晶老师执教拼音教材《ang eng ing ong》一课,联系昨天自己对这一课的教学处理,谈点想法。
      饶老师的这堂课以参观画展贯穿始终,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体现于课堂。教学中,活动过程的设计建立在了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

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,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自我建构、自我生成的过程。如在学习“一朵红花”时先出示“朵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 (duǒ)”请学生进行拼读,然后进行短语练习。当教师出示红花时,又有学生对红花进行了情不自禁的赞美。在教学“一只白鹅”和“

一条彩虹”时,都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,了解他们已知的,分析他们未知的,有选择,有针对性,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。
      “情”字是语文课非常重要的一方面。一年级孩子的“情”的培养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。饶老师在课堂中就关注到这一点。如:学

习“hóng 
      huā”后教师请学生很喜欢地叫一句,学习“彩虹”后请学生美美地说一说,学习“老师”后又请学生亲热地叫一叫,直至后边的儿歌学

习,都不时透露出一份“情”。这是教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,对师长的尊敬之情,对大自然瑰丽多彩的热爱之情。

这些“情”感染着学生,同时也熏陶了教师本人。想起昨天我的课堂教学,似乎忽略了这一方面,只是求得学生读得准确,读得通顺,却未曾

想到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,是融合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的,学生“情”的形成是积累于他的一言一行之上的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 饶老师的课堂中让我感受颇深的还有一点就是注重语言的积累。我们都清楚,丰富的语言材料不是先天的遗传,而是后天的积累。积累

是语言材料内化为个人语言储备的过程,这一过程是在语言实践中完成的。课堂中,饶老师先复习巩固后鼻韵母,然后借助拼音拼读词语“红

花”、“白鹅”、“彩虹”等,接着又用所学词语进行说话练习,从而达到把语言材料内化为个人语言的目的,最后还学了儿歌,这又丰富了

学生的生活经验,开阔了学生的视野,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、思维力,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,起到了字词句篇的积累,思想的积累,认识的

积累,文化的积累的作用。当然本课堂中,若能让此语段继续深入,如练习说话:……小明画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小旭画了        ,……;或者选择两三句话连起来说,这就更能起到效果。
       最后,我想说, 既然我们已经走进了新课程,就让我们为自己安排一个角色,和学生一起学习,一起成长吧!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yinianji_486_15779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